公司地址:云南省欧陆注册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214566
传真:400-022-3299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zmthr.com/
产业兴县域 致富“菌”有道——探秘卓尼木耳的崛起之路 欧陆娱乐线路测速。七月流火,热浪蒸腾,当夏日的高温席卷大地,甘南草原二十多度的清凉感不仅成功博得“最佳避暑胜地”的美誉,也为卓尼木耳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眼下,正是卓尼木耳采摘季,记者走进卓尼县木耳镇秋古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只见棚内棚外,吊袋木耳、地摆木耳排排纵纵竞相“绽放”,黑黝黝、肥嘟嘟的黑木耳,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白玉木耳从一朵朵菌棒的小孔里“撑”出来,农户们正在娴熟地采摘、晾晒成熟的木耳,一派产业丰收的繁忙景象。
“在这儿打工一天能挣一百二十元,更重要的是能跟技术员学好种植技术,然后自己种植黑木耳。”村民朱秋花俨然看到了木耳种植的好“钱”景。
在卓尼,木耳种植已经成为全县特色种植的支柱产业之一。俯瞰洮河两岸,一座座温室大棚星罗棋布,一座座木耳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从小作坊运营到合作化种植,从种植大户到龙头企业,从土地流转到务工学技术,从人才引进到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从菌棒生产到种植加工,卓尼木耳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联动之路。
截至目前,卓尼县共有木耳产业龙头企业4家、合作社35家、种植大户53家,引培美石菇源、车巴实业等企业建成菌棒生产加工厂2个、菌棒生产基地2个,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96个4000座种植棚,建成食用菌冷链分拣中心和废弃菌棒资源化利用加工厂各1个,引进以美石菇源、菌味生态、纳朵朵、山珍土特产等龙头企业开展木耳产品研发、加工销售,形成“菌棒生产+基地种植+加工销售”链式发展模式,全产业链带动农户5680户9950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近日,卓尼县应邀参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的全国食用菌(黑木耳)高质量发展大会,被中国食用菌协会确定为“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重点联系县域”(全国15个),副县长谢江波代表卓尼县作为全国10个“黑木耳主产基地县”中的三个典型代表之一在会上分享了黑木耳产业发展的“卓尼经验”。卓尼木耳自此跻身全国,得以与一众行内大咖共同探索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然而,卓尼黑木耳的发展才经历了短短的四年时间。在此之前,一代又一代的卓尼人进行了无数次关于产业振兴的艰苦探索。从马铃薯、油用牡丹、饲草料、大棚蔬菜种植,到中华蜂、澳洲驴的养殖,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没能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更没能实现自主品牌的研发和“捆绑”。
2019年,卓尼开始小面积试验栽培黑木耳,后又经过大量的论证研究,加之中央、省州各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各项政策支持,以及对黑木耳产业发展前景的探究,一步步确定了以食用菌为主的“五个万亩”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黑木耳发展一马当先。
卓尼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卢勇告诉记者“卓尼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非常适宜食用菌种植,尤其是木耳栽培,在不断的种植探索中,总结出适合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与“春木耳+秋木耳+冬季羊肚菌”一年三茬轮作模式,主要栽培半筋系列的黑木耳和白玉木耳,以大棚吊袋和大田地摆方式栽培,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秋古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技术负责人梁国亮一边忙着察看木耳菌棒喷洒保湿情况,一边欣喜满满地说:“咱们这个基地占地150亩,黑木耳种植钢架大棚是130座,晾晒大棚25座,露天地摆有100亩,预估今年产量能达到30万斤,总产值能达到900万元。”
据悉,卓尼县将废弃菌袋回收用于生产塑料颗粒,废弃菌渣回收用于生产有机肥、生物燃料颗粒和水肥一体化栽培基质,提高了原料的循环利用率,真正做到了绿色无污染。
发展产业,人才是关键,卓尼县创新实施“千人千万”培训计划,在全县45个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累计培训黑木耳种植技术人才2620人次,为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随着木耳产业规模化、科技化、长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到卓尼参与这场“木耳盛宴”,作为返乡就业的农业大学毕业生,蒙俊杰也靠着种木耳找到了自我发展的路子,他告诉记者:“我现在自己种木耳,有14个木耳种植大棚和50亩露天木耳田。之所以敢尝试创业种木耳,是因为前期有政策扶持,而且销路不用担心。”
截至目前,“卓尼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已进入国家审核阶段。卓尼木耳干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摊点零售、超市零售、电商等“线上”“线下”进行销售,已经销往天津、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今后,我们将与有经验的企业合作,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比如青稞木耳饼干、木耳脆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软糖等休闲食品,黑木耳果汁、木耳精粉、木耳超微粉、木耳菌草茶、木耳口服液等功能性产品,木耳糊、木耳航空等即食类产品。”秋古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何文龙满怀憧憬地说。(记者 梁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