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云南省欧陆注册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214566
传真:400-022-3299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zmthr.com/
通江银耳“承”长记“ 61.66亿元!”这是2023年再创新高的通江银耳区域品牌价值!第一朵野生银耳在通江大地溢华盈晶,第一棒青冈银耳试种盛产,第一家银耳商会横匾扬沪,第一个银耳园区棚企次比,第一户银耳企业精深延链,第一次银耳产业国企引领……通江银耳总在不经意处闪现亮光,以品质繁根、文化润魂而强身,以使命相时、市场倔步而阔道,一路“承”长!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青睐与留恋,包括其赏识的初衷与持续的情结,往往都源于高端品质及其种源与培生状态。这是万物之间的原始本真,也是通江银耳的直接特性。
在某个曾经,地处北纬31度,大巴山南麓、秦巴山区腹地,云雾萦绕、溪流盘曲、气候温和的通江大地,银耳菌踏着古老海浪,飘飞青冈丛林,邂逅天然伴侣香灰菌,银耳自此勃生。100多年前,通江人通过段木种植技术变革,反复试种,经历十二工序,终获成功。这是通江银耳以千年野外孕生和百年人工培植的代际裂变,也是通江银耳品质承接的第一步。
赏其表兮秀外以纯,鉴其实兮荟内以珍。观之冠聚而色明,嗅之馥郁而香清,浸之柔滑而型膨,食之胶浓而爽嫩。多糖丰而微量充盈,蛋白足而富含维生素。这是对通江银耳的赋文概述,也是对其品质的形象表达。而其客观指标和实践本身,更是最好的品质例证:特有清香物质芳樟醇含量高达70%以上,粗多糖、总酚、乌苏酸等活性物质含量以及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抗氧化活性能力,均明显高于其他产地银耳。
20世纪中叶以来,通江银耳迈出品质承接的第二步:向菌种更新进发。因为,菌种是影响银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巩固生态环境承接品质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迭代精选,探索提升,培育出更加适宜段木栽培的“银科”1-4号优良菌种,且银耳品质更佳。
在内涵品质承接的基础上,通江银耳继续阔步发力,作出第三步尝试:研发适宜不同烹饪方式的高品质食材产品。传统意义上通江银耳主要为熬制模式,经细火慢工,软糯黏稠,柔和润滑;而随着烹饪方式的多元化和便捷化,以嘉祐农投公司为代表的通江银耳企业已创新栽培出适宜拌炒的产品,其理化指标完全恒定,且操作便捷,口感清爽,质地脆嫩。
“通江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让这里成为生长银耳的自然天堂,也让通江成为世界银耳的发源地,通江银耳的品质也是最好的。”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对通江银耳的品质评价掷地有声。而通江银耳的最好品质,正是缘于其通过跨越百年的“三部曲”,承接古法、承接高端、承接需求的内涵本真。
当前,引领行业高端方向的通江银耳,已然形成“2+2+2”品质基准模式:环境与菌种两大生长基准,形态与指标两大理化基准,熬制与拌炒两大烹饪基准。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品质模式将会产生新的裂变,分别对环境、菌种、形态、指标、熬制、拌炒六个方面生成新的课题。
如果说雾露溪是通江银耳的地理标签,是通江银耳品质的特定指向,是通江银耳从自然向人文融合的对契节点,或书或画,或歌或赋,或影或视,无不尽展银耳文化的精致、执毅与醇厚,而这,只是表象。
那么,通江银耳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内核何在?其实,一段岁月总能铭刻一段记忆,凝结一段文化。在相对漫长的岁月里,通江银耳已创蕴丰富的文化内容,且代代承续,我们已然能透视其应有的精神具象。
通江银耳是纯粹的。当银耳沐雾吮露灵动滋生时,当人类第一双眼睛与它对眸流情时,银耳的人文色彩就此启渲。银花仙子与青冈王子的传说,流传了千年。那段只能在野外自然生长的悠清时光,多少人穿梭在满是银耳的青冈林里留下爱怨相结的故事。从曾经的遥远乡间来到曾经的繁华古都,生命的旅程让银耳和见过它的人们总是彼此钦羡。
通江银耳是坚韧的。在进入人工培植后,在最后一个王朝盛衰的背影里,在那段红色的岁月里,在社会和平稳定的产业发展里,银耳全程参与和见证:祭山祈耳诉说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银耳丰收的期盼,座七砍八诉说着人们对生态的垂护和银耳品质的坚守,商贾会馆诉说着人们对产业的扩展和银耳市场的推动……其间的每一步,人们总体如愿以偿,或许只有银耳清楚其中的辛涩,而银耳以及钟情银耳的人们,定然生成亘古的坚强与韧劲,让银耳文化的承续显得平静和自然。
通江银耳是包容的。近年来,通江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银耳文化更是独树一帜,不同的时空环境和不同的诗书类别,纷纷呈现人们对银耳文化的赞誉;通江人也通过银耳的多元文化属性和特性,向人们展示丰富的银耳文化内涵和展示方式的新型表达。在雾露溪畔和县城西郊,呼应建成国内唯一银耳文化主体博物馆,馆藏文物弥久、品类列繁,展现方式灵活、精彩纷呈,全面彰显了通江银耳的文化特色。与此同时,高明湖“通江花月夜”银耳主题公园将银耳文化高度荟萃,形成五大奇幻场景、十大章节内容,吸引八方来客,成为通江旅游新亮点新增点。今年8月,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顺利举办,全国多地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文化名流齐聚通江,进行参观巡览、论坛交流、文化融合,共同见证通江银耳向通江以外的人们尽情展怀。
时至今日,银耳依然承续着其自身演绎的文化表征与内涵,尤其随着人们需求边际的动态拓展,其纯粹、坚韧、包容的精神具象也将不断斟善和丰栩,且会更具人文性、时代性和通江性。
虽然银耳在通江存活了上亿年,但其价值显现,始于唐宋。1000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江银耳曾担负着不同的功用使命,也展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深层价值。
食药共秉的珍稀价值。唐宋时期,银耳开始进入食用。到明清时期,银耳的食药同源价值被深度发掘,被视为药用及食用珍品。而通江银耳因为品质上乘、口感丰美,在全国颇具声名,更成为深受上层人士喜爱的贡品翘楚。这1000余年的漫长时期,通江银耳一直处于野外生长环境,物稀众宠,这也是其价值的发力初端。
量产共进的商贾价值。19世纪,“一耳难求”为通江拉开人工种植银耳的序幕,其社会价值开始显现,担负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产业重任正式到来。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年),陈河耳农有较多银耳产出,清光绪六至七年(1880—1881年)大获成功,比其他地区早了100年。通江银耳产量迅速提高,大大激发银耳贸易飞快发展,外地客商纷至涪阳,“恒丰泰”等耳商会馆沿街林立,经营范围不断拓展,各类产品远销江沪,市场价值随之攀升。
易储共存的实唯价值。20世纪初,社会动荡,民生哀艰。通江银耳在其物理价值、经营价值背后,更进一步体现了其丰富的可塑价值和拓展功用。在1932年12月底至1935年春的川陕苏区时期,通江银耳是根据地向国统区“出口”的重要物资。根据川陕苏区《财政经济问题决议案:对外贸易与自由投资》记载:“收集黑白木耳、桐油、白蜡、木材、猪毛、羊皮等赤区多余和不需要的东西输出白区;大批购买棉花、布匹、西药、食盐等赤区需要的东西。各边区建立对外贸易机关,奖励苏区农民发展对外贸易。”显然,当时的革命根据地把银耳作为一种经济商品,并大力鼓励银耳等经济作物生产,为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换回了赖以生存的大量物资。
势时共生的融助价值。近半个世纪以来,通江银耳种植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通江银耳进入菌种规模生产时代,各类银耳人工种植技术层出不穷。但为了获得更佳口感,保持银耳纯正风味,至今通江山里的耳农仍遵循古老的传统种植,沿袭着浓郁的生态模式,继续彰显通江银耳的价值高地。当前,通江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迈向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建设。从脱贫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连片园区化拓展、生产加工模式日趋现代,银耳以其新颜身姿出现在世人面前,且保存着固有的内蕴价值,以最朴实的蜕变与焕发助力人民群众生活日益美好。
等待一朵好银耳的时间虽艰辛难耐,但让人期盼。1000多年的漫长衍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为主体、不同的价值走向中,通江人关于银耳而忙碌的期盼之花,便是通江银耳历史的璀璨之花。而通江银耳之所以璀璨,定然缘于使命,缘于其价值的世代承托。
让通江银耳从明清少数人的珍品成为今天人们普遍尽情品享的名品,这无疑得益于通江银耳产业自身的加速发展,尤其是市场承载能力的迅猛提升。而市场承载能力的具体支撑,则取决于政府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路径。
政府引领,长远性谋划。通江县关于银耳(食用菌)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明确提出“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上规模,精深加工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统揽,以通江银耳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创新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创新服务链,探索破解通江银耳产业转型升级难题。到2026年,以通江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将达到5亿袋(含折合),总产量突破3万吨(干鲜品),生产总值17亿元以上,食用菌(银耳)产业综合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为推进100亿(食用菌)银耳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园区带动,集约化扩展。据介绍,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通江正着力构建银耳产业 “一核三带四园百基地”发展布局。其中,“一核”指陈河九湾十八包通江银耳生产核心区,“三带”指大、小通江流域及东南部生产发展带;“四园”指陈河核心区段木银耳生产示范园、高明新区银耳文化博览园、壁州创谷电商孵化园、春在木屑银耳栽培及精深加工园;“百基地”则将在全县境内打造100个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随着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和民间投入不断涌入,在世界银耳发源地,以通江银耳、羊肚菌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已成功获评省级四星,“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多元共治、共同富裕”思路正在深度兑现。
国企融入,高标准示范。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公司应运而生,让通江银耳的品牌、规模更上一个台阶——作为通江银耳产业大军中的“国资”代表,通江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紧紧抓住通江银耳产业发展走向,在陈河镇建设占地1500平方米的食用菌初级加工厂,修建现代耳棚190个(其中核心区域70个、江心岛120个),年产鲜耳10余万斤,有效带动银耳种植户和社会就业1500余人。一批招商引资落地企业也看准通江银耳品牌价值及产业契机,不断强化产品研发生产。
多管互通,联动式经销。嘉祐农投下属子公司通江嘉祐商贸有限公司保底收购全县青冈段木银耳,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社+大户+群众”发展机制,有效带动专合社及种植大户及老百姓种植积极性,持续推动银耳产业壮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收购鲜耳20万斤,助力群众实现银耳销售和务工收入近2000万元。与此同时,嘉祐商贸积极对接县内各类银耳生产加工企业,利用政策性、帮扶性、文创性带来的系列资源,极力增强市场的承载能力,不断培优通江银耳的路径方向,也必将在更远的地方溢彩流光!(曾谦) 欧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