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云南省欧陆注册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214566
传真:400-022-3299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zmthr.com/
主页,(星宇娱乐),主页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银耳、茶树菇)中国银耳、茶新菇生产出口状况与转型发展策略 丁湖广 丁荣辉/文 银耳、茶新菇是“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产业中两个突出的“拳头”产品,无论从生产规模、栽培技术,市场占有率均全国首位。产业的发展,给菌都农村带来经济繁荣,农民收入增加成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亮点”。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开发者,引领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前来考察、论证,把它列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发展前景十分喜人。这里针对我国这两个品种市场状况,产业发展趋势及转型提升层次等方面作些研究。 一、中国银耳、茶新菇生产与出口状况...
中国银耳、茶新菇生产出口状况与转型发展策略 丁湖广 丁荣辉/文 银耳、茶新菇是“中国食用菌之都”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产业中两个突出的“拳头”产品,无论从生产规模、栽培技术,市场占有率均全国首位。产业的发展,给菌都农村带来经济繁荣,农民收入增加成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亮点”。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开发者,引领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前来考察、论证,把它列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发展前景十分喜人。这里针对我国这两个品种市场状况,产业发展趋势及转型提升层次等方面作些研究。 一、中国银耳、茶新菇生产与出口状况 1、生产发展速度较快。银耳在国内以福建古田县为主产区,成为地域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并逐步延伸毗险的屏南县,闽北建阳等县。在省外江苏、河南、山西、湖南等省亦有不同规模的生产。 茶新菇起源于江西省广昌、宁都、吉安等县市。90年延伸发展到福建、广东、湖南、山东等省及上海、天津等市。其中福建发展速度较快。仅古田县每年栽培量达3亿袋,形成全国最大茶新菇生产基地,为了表述中国银耳、茶新菇生产发展状况,这里根据《中国食用菌年鉴》数据列表如下:(表1) 表1 中国银耳、茶新菇近五年产量一览表 单位:鲜品,吨 银 耳 茶新菇 产区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产区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河北 103 1500 1026 — 北京 358 314 687 582 山西 1980 2030 1900 — 上海 500 800 346 1000 江苏 13220 13690 12690 12695 江苏 764 6112 880 1085 浙江 100 100 100 — 安微 680 1412 1093 1120 安徽 3060 110 — — 福建 78700 — 128600 139229 福建 151200 161200 196000 230281 江西 30000 50700 52700 50000 山东 1900 100 200 200 山东 1700 400 900 11000 湖北 38 80 90 80 河南 3052 7006 3175 1415 河南 1088 3820 5556 6058 天津 50 100 2000 3000 湖南 1280 1500 1700 2100 湖南 5800 20000 7000 6800 广东 1330 4500 6000 6400 广西 40 — 4544 4432 云南 20 — 100 1000 浙江 — 2000 3000 4000 合计 174.070 184.130 219.262 251.414 122.494 93.644 221.980 323.868 注:部分省区产量较少,没列入表内 2、两品出口量和创汇值稳步上升。银耳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食药兼用真菌,在国际市场上是一个中国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而且市场比较稳定。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银耳干品出口量为1903吨,金额359万美元。平均每吨创汇1889美元。价格比较低,仅有当时黑木耳出口单价3502美元的53.9%,与香菇出口单价4152美元对比,也仅有45.5%。到2007-2008年中国银耳价位有较大上升(见表2) 表2 2007-2008年中国银耳出口创汇对比 单位:美元 2007年 2008年 对 比+、-% 数量 金额 单价/吨 数量 金额 单价/吨 数量 金额 单价/吨 2246 1506 6710 1801 1542 8560 -19.8 +24 +27.7 注: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从银耳出口情况看,2007年出口量2246吨,比2003年增长18%,但金额增长3.2倍;平均单价由2003年1889美元/吨上升为6710美元,比2003年增长2.5倍;2008年出口量1801吨,比2007年下降19.8%,出口金额1542万美元,比2007年略有增长,但单价上升27.7%。 茶薪菇在国际市场上认识较慢,仅有日本开发早些,商品定名为柳松茸。中国自90年代把它列为珍稀菇品开发以来,发展速度很快,现有全国栽培数量达10亿袋(15~17㎝×30~35㎝规格栽培袋)。2007年产量323868吨(鲜品),其中主产区福建省139.229吨占43%,江西50000吨占15.4%,山东省2004年全省产量仅有1700吨,到2007年发展到11000吨,增长5.5倍,广东、湖南、浙江、河南、安徽、江苏及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均有很大的发展。 许多省(区)都把茶薪菇作为食用菌产业主攻品种来开发。广西、广东等省区认为茶薪菇生物温型特性比较适合南方农村自然气候,因此这两年发展较快,广西自治区2006年茶薪菇生产一炮打响,产量2005年空白,2008年一举实现产量4000多吨。浙江省靠近江西、福建的毗领县农民引发茶新菇生产很快形成规模,2008年全县产量达4000多吨,比2005年增长2倍。 茶薪菇品质脆爽,味道清香,很受市场欢迎。其消费面已形成有替代香菇的势况。在价位上也比较适宜,一般保鲜菇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哈尔宾、长春、西安等大都市。每逢节日单价平均在10~12无/千克,价格也较为相宜,因此已成为都市民众“菜蓝子”里常见的菇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3、产品外销欧亚国际市场。中国银耳在国际市场上声誉良好,产品价位逐年上升。表明了中国银耳在国际市场上的身价逐步显贵,出口地区主要有东南亚、欧美等27个国家和地区。(见表3) 表3 中国银耳干品出口国别(地区)一览表 国别 数量(千克0 金额(美元) 国别 数量(千克) 金额(美元) 美国 日本 越南 泰国 印尼 新加坡 澳大利亚 马来西亚 加拿大 韩国 乌克兰 立陶苑 法国 意大利 20.347 126.659 123.224 500.246 66.040 33.285 8.583 64.639 4.246 5.942 1.350 1.237 1.554 100 106.060 1.022,256 2464.192 3353,942 444.581 201.316 42.441 340.589 18.082 45.300 6.760 8.192 11.046 68O 阿拉伯 荷兰 毛里求斯 苏里南 秘鲁 英国 比利时 几内亚 比色列 文莱 香港 澳门 台湾省 750 894 240 100 5 18 80 50 340 100 831.44 13,130 66,050 5.250 7.796 2.760 451 15 95 556 193 1.445 700 4.198,935 122.148 437.372 茶薪菇产品出口在国外市场消费者尚感生疏,不如香菇消费面宽,因为香菇生产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为传统出口农产品之一,在国际市场上认可率较大。而茶薪菇发展历史仅有10多年,出口仅销往日本,近年来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市场虽已打进,但尚得到社会认可,销量有限。所以目前为止,茶薪菇出口还没列入国家现有出口商品编码的行列之中。据调查分析现有全国茶薪菇出口量仅占总产量10%,而90%的产品均为13亿人口的中国内需大市场。 二、两品产业发展与市场供求矛盾 从我国银耳、茶薪菇产业现状看,其生产方式95%大都属于单打独斗,靠自然气温栽培粗放型的社会化生产。而
化设施栽培仅有5%。由于这种栽培模式与安全、高效、优质栽培的新要求差距较大,突出表现。 1、基础设施简陋,潜藏消防急患。社会化栽培作为老产区来说,其起源是一家一户,在房前屋后搭盖一、二个简易菇棚,逐步扩展到田野成片建成。这种菇棚以竹木为骨架,四周膨体泡沫和塑膜构成,棚顶和外围加草帘遮荫。因其成本低廉,构建容易,很快普级推广形成连片棚群。在银耳、茶薪菇社会化生产中,起到加快发展速度的作用。 然而这种简易菇棚在生产上,限于自然气温栽培或控温上一些调节作用,但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是安全消防隐患。就古田县为例,2009年5月,卓洋乡高山反委节银耳栽培棚失火,20座菇棚尽化灰有,菇农损失37万元。另方面洪涝、台风灾害,菇棚被冲垮等不安全事件,也是常有发生。 2、产品档次不高,效益仍属微薄。社会化生产的产品定位为农贸菜市场,大众化菜蓝子常见食品,其价位属于低档型。银耳干品内销收购价徘徊于24-36元/千克.茶薪菇鲜品收购价平均6-8元/千克,低时3-5元/千克,冬季缺货时比正常上浮50%亦有。从整个生产分析,菇农靠的是“以量取胜”就茶薪菇为例古田县平湖镇乔洋村400多户菇农栽培茶薪菇3700万袋,平均每户栽培9万多袋,成为“中国茶薪菇第一村”。但从效益上看虽然户均栽培9万多袋,年利润仅有4-5万元。其利润包括自家劳动力不计酬,每袋仅有0.50元。他们所付出的资金投入和劳力投入其大,所获利润仍属微薄范围,未能实现高效目的。 3、管理不规范,出口潜能没发挥。银耳虽已成为我国食用菌出口特色产品之一。由于社会化生产在栽培技术和产品加工方面,尚未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化要求。因此产品出口遭受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阻拦,也是时有发生。据《商务资讯》报道,2006年7月26日,中国银耳出口日本,被日本监控检查发现,甲胺磷含量0.1PPM,毒死蝉含量0.11PPM,超过日本国家规定标准。近年来银耳熏磺增白在国内市场上,被食品卫生检疫部门查处的案件也是常有。茶薪菇出口之所以未能迅速打入国际市场,除了因其发展历史不长因素之外,更重要是茶薪菇生产过程管理不规范,产品农残超标,所以一直出口外销难以拓宽。 4、劳动力紧张,配套机械没跟上。从现有古田县银耳、茶薪菇两个品种生产发展情况看,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由于进入社会化生产后,本地菇农现有劳动力显得紧缺,为此每年进驻古田菇区的川工达3000多人。而且劳动工价由过去男工每天50元目前提高到100元;女工由25元提高到50~60元。劳动工资提高,增加了成本。因此迫使推广使用机械化,以便减少劳动力投入;同时有利实现生产工艺规范化。但从现有配套机械来看,符合转型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机械设计,尚未达到转型实用性的要求,形成供求矛盾。 三、银耳茶薪菇转型发展的策略 银耳、茶薪菇产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关键是在于转型,做好转型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高度认识转型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七届三次会议通过)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农业基础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来源的一个方面。食用菌产业由粗放型,社会化生产转向规范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是具体实施中共中央2008年10月12日的《决定》。实现食用菌产业高效、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提高土地、资源、劳动生产率,增加食用菌产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无论从现在和将来均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2、优化基础设施从长计议。食用菌产业的基础设施,从现有生产看已形成为一种方式。要由社会化、粗放型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型转变。这需要政府部门列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强基础、重民生”的一项重要决策来抓。老菇区应统一
,统筹兼顾,分批施行,采取场地重新规划,菇房建造规范。有计划先行1-2个重点菇村的试点,逐步推开。古田县近年来已描准这方面开始实施。继森农食用菌公司的绿色银耳示范基地之后,2008年引进绿源食品公司,在城东区廷垱村投资1100万元。建立标准化设施控制的银耳栽培房100座,菌袋培养室50间。每房一次可栽培4000袋,年栽5批2万袋,全年总量可栽200万袋,平均袋产干耳80克总产量160吨。这种标准化菇房,砖墙保温层,屋顶彩钢瓦。菇房长10米,高4.2米、宽4.2米,房内设2条通道110厘米。内设培养架两边2架各宽50㎝,中间一架宽1米,培养架14层,层距25㎝。场内开井引水,并经检测合格使用生产。江西省广昌县政府把茶薪菇转型生产列入议事日程,先后组织企业家和菇农到福建古田考察,并请专家论证,制定了《广昌县茶薪菇规范化生产与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投资建造标准化菇房236个,以示范来带动社会化转型发展。新开发区在引进该项目时,着眼点要高,统一规划土地,科学布局,菇房建设规范,夯好基础,促进实现高产、优质、安全可持序发展。
本文档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报告(银耳、茶树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