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云南省欧陆注册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214566
传真:400-022-3299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zmthr.com/
主页〞伯汇娱乐平台〝主页当前位置:首页农业技术种植技术 正文
内容摘要:1、香菇: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2、金针菇:我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3、杏鲍菇: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4、木耳: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5、茶树菇:当前可开发的珍稀菇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6、草菇:我国300年前已开始栽培。7、猴头菇:20世纪80年代人工栽培普及。一、香菇1、香菇,又名花菇、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为世界第二大食用菌,我国
回答1、香菇: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2、金针菇:我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3、杏鲍菇: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4、木耳: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5、茶树菇:当前可开发的珍稀菇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6、草菇:我国300年前已开始栽培。7、猴头菇:20世纪80年代人工栽培普及。
1、香菇,又名花菇、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为世界第二大食用菌,我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独特,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
2、香菇人工栽培几乎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1、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蕈、绒毛柄金钱菌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它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营养丰富、清香扑鼻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喜爱。
2、中国早在公元800年就将金针菇作为一种食药两用菌,并开始人工栽培,是世界第四大食用菌,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
1、杏鲍菇,又名刺芹菇、雪茸 ,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它的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适合保鲜、加工。
2、杏鲍菇主要分布在南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北非、摩洛哥等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我国的新疆、青海和四川北部也有分布。
1、木耳,又名云耳、桑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有广泛的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浙江、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有极其丰富的铁、维生素K含量。
2、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勃勃生机的银杏树上也可生长。
1、茶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而得名。它是一种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
2、茶树菇是当前可开发的珍稀菇种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地为福建古田县、江西广昌县等(多为干菇),以及昆明、成都、北京等地(鲜菇)。另外,湖南、湖北、浙江等省的山地和丘陵以及云贵高原和黔桂山地也是茶树菇的重要产区。
1、草菇,又名美味草菇、美味苞脚菇、兰花菇、秆菇、麻菇、中国菇及小包脚菇等, 为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真菌。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很低,因此有“素中之荦”的美称。子实体可鲜食,也可直接晒干或烘干制作成干菇食用,还可制作成罐头或盐渍食用,均有保健作用。
2、草菇原系中国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腐生线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河北、台湾、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1、猴头菇,又名猴头菌、猴头蘑、刺猬菌、猬菌、猴菇,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基部着生处狭窄,人工栽培猴头菇基部常因长于瓶口或塑料袋口内而呈柄状。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
2、猴头菇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1959年中国对猴头菇开始驯化,并在1960年用木屑瓶培植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开始批量栽培推广,20世纪80年代普及。上海农科院从齐齐哈尔野生猴头分离得到纯菌种。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农业技术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本站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用户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疑问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