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云南省欧陆注册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214566
传真:400-022-3299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zmthr.com/
首页.杏鑫娱乐.首页红松果仁是珍贵的绿色食品,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但是,在红松坚果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红松坚果生产的市场效益。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红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喜光性强,产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常同鱼鳞松、红皮云杉组成混交林。耐寒性强,喜微酸性土或中性土。红松坚果林栽种效益高,据测算,40年后进入盛果期的红松坚果林,年均产值将达到1 500元/667m2,以666.67hm2红松坚果林为例,年均总产值将达到1 500万元,收入十分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是一项带动个人经济发展的好项目。
优树是在立地条件相同条件下,培育出生长、抗性等方面有显著优势的单株。辽宁本地有部分已嫁接的红松接穗未经鉴定是否自优树上采集。用这样的接穗建立的果园,很难确保最终的质量,达不到既成的建园目的。
红松坚果园潜在的病虫害种类繁多,比如:红斑病、松疱病、球果螟等。由此,种穗采集、苗木调拨、苗木繁育等过程中,忽视对这些病虫的检疫和防治,往往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建园选址的合理与否,同样关系到建园的成败。最科学合理的红松坚果园,应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良好。但是,很多人往往忽视这些,选择的园林,背阴坡、白浆地块,频受寒风侵袭。这样的园林,红松生长缓慢,产量难以得到保障。
自果树定苗定植到开始结实,整个过程约需要7~8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水肥管理、松土修枝等工作,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但是,在实际的建园后,约有80%的坚果园废弃管理,直接影响红松树势的生长,大大延缓开花结果时间。
砧木的营养生长和遗传特性直接影响嫁接的亲和力、结实早晚、结实数量和种子的品质。目前各地应用的野生砧木和培育砧木均未经过选育,而且又不是超级苗,因此,经常出现嫁接成活率低、接穗生长不良和病虫害严重等现象。
选择的红松坚果型种穗,务必要经充分的鉴定。同时,选择的砧木同样经鉴定做增产基础,这样既可见效快、收益大,又可实现推广良种的目的,大大提升红松种子商品属性,实现繁荣种子市场经济的目的。
红松果园易招病虫害,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治,早期做好检疫防疫,自源头控制传染源,能降低病虫害几率,减少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采集接穗、调拨种苗期间,注意检疫和预防,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除此之外,更应注意果园的经营和管理,增强红松树势,促进其健康成长。
经大量实践证实,更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场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穗和砧木,自根本上杜绝种穗混杂。由此,抓好无性系良种基地建设很关键。在此,必须用专业的角度审视良种化基地建设,注意专业技术的引导,切实提升种苗和种穗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红松果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较多,红松果仁对人体不仅是优良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润肤美颜、健脑益智、抗衰延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润肠通便等较好的保健功能,所以可以做开口松籽零食,还可以研制松仁乳制品,综合利用松仁潜在价值,拉动红松种子产业的发展。
现在的红松自然选择强,天然群落稳定性高。由此,选择优质坚果性优树,不能选在郁闭的天然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工红松母树林、无性系红松种子基因资源,按照优树标准选择优良的无性系红松坚果品种,并建立采穗圃。当前很有必要改善种子园的投资环境,加速红松优良无性系评价研究工作,建立红松坚果型优良品种的采穗圃,增加红松栽植面积,扩大松籽产量。
原始简易选择红松坚果优树方法,不能满足生产所需求的高产、稳产品种,必须走杂交育种(红松X西伯利亚红松;红松X偃松;红松X樟子松)和异砧嫁接道路。采用高山生态型的红松(海拔高度800m以上)或北部生态型的红松以及偃松、赤松、樟子松为砧木,这样能控制红松树干高度。最好选择基因突变的个体红松,表型特征为树干矮小、雌花枝丛生的个体。
加强樟子松砧木品种化选育研究,要求樟子松与红松有较高的亲合力,具有矮砧、抗旱、抗寒、丰产、松仁口感好等特性。
红松坚果林产业为辽宁产业发展长期规划建设项目,是逐年削减木材采伐量的接续替代产业。红松果仁是珍贵的绿色食品,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但是,在红松坚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这样的问题,忽视优树的选择、忽视病虫害防治、忽视建园选址合理性、忽视建园后的管理、忽视优树和砧木的培育,这些存在的问题大大影响红松坚果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注意用鉴定的种穗和砧木作增产基础,提升红松商品种子的生产量;注意病虫害检疫防治,促进红松健康成长;抓好无性系良种基地建设,繁育优良的种穗和砧木;开拓红松松仁制品产业,拉动红松种子产业的发展;遴选红松坚果型优树,推广杂交育种技术等,均为不错的选择和推广措施,而更新的技术措施更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尝试,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1] 杨凯,张海廷,舒凤梅.红松果用林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前景[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1):2-6.
[2] 杨亚华,顾庆和.选育结果型红松坚果林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1,(12):24-25.
[3] 吴洪军,于生华,张学义.松籽仁饮品的加工[J].中小企业科技,2000,(12):8.